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构筑精神卫生“上海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精神

来源:上海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说:上海精神卫生服务中心闵行院区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我国精神卫生医疗现状怎样?如何规范和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什么是精神卫生社区服务的“上海模型”?新常态下的精神卫

图说:上海精神卫生服务中心闵行院区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我国精神卫生医疗现状怎样?如何规范和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什么是精神卫生社区服务的“上海模型”?新常态下的精神卫生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前景如何?日前,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为主会场的“打造精神医学高地”精英研讨会举办,专家们就相关问题展开的解读和讨论引人深思。

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依旧存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人才短缺、临床新技术少、病床和医护数量不足、诊疗和医疗质控能力薄弱、基础设施陈旧等现状。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共卫生管理处处长黄欣指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要积极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精神科执业医师从目前的4.1万名,目标增加至4.5万名;2025年目标增加至5.6万名,达到4位精神科执业医师/10万人口。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规范化的诊疗能力、严格质控管理,提升精神疾病诊疗质量,建立优势学科,加强亚专科建设,推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防治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此外,需以建设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通过打造精神医学高地,带动我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技术引领、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的辐射,同时要积极组建心理救援队,强化应急演练,注重应急物资储备,提升精神专科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心理康复与疏导能力。

打造行业规范“一把尺”

2020年6月5日,上海市卫健委、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致力打造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规范的“一把尺”,《规划》明确,规范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设置登记与行业管理,支持培育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立上海市心理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习考核、登记、注册管理等制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工作规范和伦理规范,组织开展服务质量评价和督导,实施心理健康机构分类管理,推进优质服务示范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对各类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社会公示、投诉举报等监督管理制度;对违规者进行惩戒或清退,并将相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支持并发挥上海市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说,当前我国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的关键是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两种服务形态,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和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管理两个重点,注重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标准)、经费保障三个支撑条件。

防治网络优化资源

2020年一项流行病学调研显示,心境障碍咨询率13.38%,治疗率9.51%,焦虑障碍咨询率15.94%,治疗率10.99%,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咨询率和治疗率均为51.64%。精神和心理疾病咨询和治疗率均偏低,严重精神障碍虽然诊疗率不低,但是照顾负担较重。

由于90%的患者在社区,因此基于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对疾病的预防、全病程干预以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上海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我们已经打造了一张‘三级防治网',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介绍。“三级防治”第一级为“预防+康复”,即医生指导下的自我保健、康复、教育、职业训练,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求社区全方位参与;第二级为“早期干预+全病程管理”,即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综合医院精神专科服务、初级保健/干预项目、个案管理与协调;第三级为“急性期治疗+专科医疗”,即对病情严重者开展精神专科医院的住院及门诊诊疗服务。

“三级防治网”可以做到医防高度融合、资源优化统筹、能级合理有序、功能错位互补、市区联动协同、服务优质高效。如今,这张网的服务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展:一方面,建设“1+16”市区联动的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大力推进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新建、迁建或改扩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精神专科诊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打造上海特色精神专科服务品牌。另一方面,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精神(心理)等科室设置与建设,同时推进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此外,充实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政法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建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点,组织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对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文章来源:《上海医学》 网址: http://www.shyxzzs.cn/zonghexinwen/2021/0622/573.html



上一篇:上海国际赛车服务中心揭牌,嘉定打造“速度与
下一篇:打破近十年始终没有的“明确证明”,上海医学

上海医学投稿 | 上海医学编辑部| 上海医学版面费 | 上海医学论文发表 | 上海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上海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