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元宇宙医学联盟在上海创立,“数智”破局传统

来源:上海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白春学教授 元宇宙医学来了。2月19日,由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元宇宙医学联盟筹委会联合主办,国际呼吸病学会、国际智能健康协会和联盟、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上

白春学教授

元宇宙医学来了。2月19日,由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元宇宙医学联盟筹委会联合主办,国际呼吸病学会、国际智能健康协会和联盟、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协办的元宇宙医学协会暨联盟创立大会在上海徐汇滨江举行。会上,元宇宙医学联盟(IAMM)正式成立,探索以数字新技术破局“老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疗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传统医疗模式下产生的“二难、三低”困境值得人们关注,即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社区医院高端设备覆盖率低、高端技术掌握度低、病人认可度低。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物联网医学进一步拓展的元宇宙医学可能将给医学带来新的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出任元宇宙医学创立大会主席。谈及元宇宙医学,他首先与记者聊起自己的门诊经历:有一次,他的半天门诊看了足足6个小时、92名患者,看完最后一名患者他精疲力竭。也是这次,他做了一次患者“回访”,大部分患者认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但也有人抱怨,“排队2小时,才看了3分钟”。

“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医生,都很难满足超过数百倍于己的需求。” 白春学教授说,正是临床的真实经历促使他多年前就开始了基于AR、VR等数字新技术开发肺癌早筛新场景的探索。

为高效、精准、同质化地提高医疗服务和大健康水平,此前,白春学提出和发展了物联网医学,但他发现,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无法做到全时空地指导经验较少的医生、控制临床医疗质量、改善临床医生之间“手工业作坊式”的诊疗水平。白春学教授称,要想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更完善的技术平台,特别是基于元宇宙虚实融合、人机融合和虚实联动技术解决这些问题,这也将推动元宇宙医学健康快速发展。

“元宇宙”概念火热,医学领域怎么看?

白春学教授团队认为,元宇宙医学是通过AR技术实施的物联网医学,并邀请亚洲、美国、欧洲的医生和IT专家组成多学科专家组,进一步明确元宇宙医学的定义,达成元宇宙医学共识《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etaverse in Medicine》,已于2月4日在线刊登在《Clinical eHealth》,白春学任通讯作者。

该共识提出,创立“元宇宙医学”的条件已成熟,通过元宇宙医学的云加端平台,进行元宇宙教学、科普、会诊、分级诊疗和临床研究。专家们强调,元宇宙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数字技术的整合,对现有医学模式可能带来颠覆改变。在此期间,技术如何整合、如何开发应用、如何规范推广都非常关键,毕竟医学领域“人命关天”。

中国在元宇宙医学领域起步早。以白春学教授BRM一体机辅助肺癌早诊为代表,该项目已于2018年启动全球多中心AR辅助物联网医学临床研究,PI为白春学教授,Co-PI单位为Powell教授(时任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放射学会“Fleischner”学会主席),Fong教授(时任亚太呼吸学会主席)。该项目携手国内外多家单位,开创了国际首个元宇宙医学原型的临床研究,现在技术已全部就绪,将全面启动研究。

此次大会上,专家们还提出“元宇宙医院”的设计,聚拢更多数字新技术突破现有医疗模式局限,造福更多患者。白春学教授称,通过“全息构建技术-全面感知”“全息仿真技术-智能处理”“虚实融合技术-质量控制”“虚实联动技术-人机融合”等技术开发应用,希望实现“物联健康新契机,直面名家零距离,虚实联动加质控,人机触合谁能敌”的元宇宙医学惠众愿景。

本次大会由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专家朱兆颖,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急诊科副主任宋振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宋元林担任共同主席,并发表演讲。Charles A. Powell,Niels H. Chavannes,Christoph Thüemmler、陈荣昌、周建、杨达伟等数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

(来源:文汇报 记者:唐闻佳)

文章来源:《上海医学》 网址: http://www.shyxzzs.cn/zonghexinwen/2022/0222/1101.html



上一篇: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治愈出院
下一篇:元宇宙医学联盟在上海成立,有望解决看名医难

上海医学投稿 | 上海医学编辑部| 上海医学版面费 | 上海医学论文发表 | 上海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上海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