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医精诚:上海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的医学情(3)

来源:上海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笔者似乎探究到了支撑这种铁人精神的力量来源。 樊嘉在中山医院主刀手术。图片提供/中山医院 说起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樊嘉所承受的压力和劳累,七
笔者似乎探究到了支撑这种铁人精神的力量来源。
樊嘉在中山医院主刀手术。图片提供/中山医院
说起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樊嘉所承受的压力和劳累,七旬老人刘训申不会忘记2002年6月25日这个日子。这是他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日子。此前,刘训申因常年劳累引发重症肝病,多年求医,跑了多家医院,采用过多种治疗方案,均无甚疗效,且有病症加重趋势,这年他竟在四个月中吐了八次血。经中山医院仔细诊断,医患双方一致同意,对刘训申实施肝移植手术。手术还是由当时是肝外科主任的樊嘉主刀。这台手术虽说是中山医院第10例肝移植手术,但是其复杂度和危险度都要超过前几台,所以樊嘉在手术过程中,对多个环节处置得更谨慎、更精细。这台手术共进行了16个小时,可想而知,作为主刀医生,若是没有“铁人”的体力,没有“铁人”的精神,是难以胜任的。这台手术相当成功,而今,刘训申已过古稀之年,还活得有滋有味,有趣有乐。
樊嘉作为中山“第一铁人”,不仅要挑战个人的体力极限,还要挑战夜眠晨起的生理规律。一般的肝脏手术是可以安排在白天进行的;但是对肝脏移植手术的时间,则是无法把控的。因为这里有个肝源何时送达的问题。这么多年来,肝源一般都是在夜里送达。什么时辰到,就什么时辰做。樊嘉和他的团队常常是白天在正常上班,或刚主刀了手术,当晚肝源突然到了,医生们必须马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全神贯注地投入肝移植手术。一般这些手术都要做到翌日凌晨,甚至清晨。第二天一早,樊嘉和他的团队成员又投入到新一天忙碌的工作中去。樊嘉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樊嘉没日没夜地这么拼着,自然而然得了个“铁人”的赞语。其实,他也不是“金刚”之身。对此,他夫人戚潮芳再清楚不过。樊嘉血压高的时候就靠降压药维持;他经年累月在手术台旁俯身弯腰开刀,肌肉韧带多次受到损伤,有时手臂会伸不太直;戚潮芳对丈夫全身心履行医生职责和院长重任十分理解,但对他这么拼命,却不免担心,禁不住常常会提醒丈夫注意健康,每次樊嘉的认识态度都很好。戚潮芳知道他不会改,因为他忙的是医生的使命,做的是救人性命的事情。
春来秋往,年复一年,樊嘉一直以这样的“铁人”形象活跃在中山医院,并以这样的“铁人精神”带出了一支“铁军”团队。
在对樊嘉工作业绩深入采访中,笔者还发现樊嘉在工作中彰显的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超常规的承受力,同他向着既定目标执着追求、不懈攀登的个人特质,也是分不开的。
樊嘉祖籍江苏江都,他在大丰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和中学时代。中学毕业后,他在淮南纱厂当了一名机修工。他非常喜欢这项工作,每天都很有乐趣地拨弄着机器的零部件,琢磨着各个部件的功能,寻查它们发生故障的原因,继而找到修理的办法。当然,那时候,樊嘉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从机修台走上手术台。樊嘉当了外科医生后,多次坦言: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即使穿上白大褂,也要同各种医疗器械打交道,尤其是外科医生更要熟练操作刀具、夹钳。每当这时,他曾经的机修工经历相比其他医大学生就多了较大的优势。
樊嘉告诉笔者,他能够从纱厂机修工一步步走来,继而能成为一名医生、主任、院长、院士,他从来没有觉得哪一个岗位是辛苦的,哪一项工作是繁重的。相反,他时时刻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催逼他更努力工作,在督促他向着新设定的更高的工作目标奋力攀登!

坚持医学创新——

以拯救生命为动力

樊嘉在接受笔者专访时,着重谈了对医学创新的认识。他说:“现在国际上医学发展非常快,结合生物科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的新成果,使医疗领域包括对疾病的诊断、检查的设备、治疗的方案以及最新药物的研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有了相当快的进步。我在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一直在追踪当今世界的尖端成果,一直在矢志不渝地追求。”
通过医学创新,探求肝癌最新医疗方案。
“其实,我们对医学专业的热爱,是源于我们对病人的热爱。”三十多年来,每当看到重症病人因癌症复发转移而无望的眼神,樊嘉总是心如刀割。“所以,我们要通过医学创新,将临床问题和基础研究结合在一块去探寻更有效的医疗手段,去制订更科学的医疗方案,去研制更对症的抗癌药物,去创造更多的医疗奇迹。”樊嘉对笔者说。

文章来源:《上海医学》 网址: http://www.shyxzzs.cn/zonghexinwen/2021/1014/789.html



上一篇:第八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落幕 青年医
下一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国内两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

上海医学投稿 | 上海医学编辑部| 上海医学版面费 | 上海医学论文发表 | 上海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上海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